案例一:我发现用初中掌握的学习方法学习高中课程效率很低,可一时又找不到好的办法,看到其他同学每天充实的样子,我的内心非常着急。
案例二:我在原来的初中是“尖子生”,如今强手骤然增多,原来的优势便不复存在,成了班里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人。于是,面对新的环境,我极度失落、苦恼,时常怀念以前的同学,甚至排斥现在的班集体,学习总也提不起精神,我该怎么办啊?
案例三:初中我一直在家住宿,高中的住校生活我很不适应,晚上很晚也睡不着,早上精神恍惚,我也尝试着去适应,但效果不是很好。
以上是高一新生初入学时常常遇到的不适应,其实这些不适应是正常的,也是必经的过程,毕竟高中和初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学段。新生入学,一般都存在三个方面的适应问题:难以适应新的学习、难以适应新的集体、难以适应新的生活。
一、适应学习
高一和初三虽然只隔了一个暑假,也就两个月的时间,但在学习思维方面几乎是完全不同的。大家都知道“庖丁解牛”的故事,在文惠君称赞庖丁技艺高超的时候,庖丁讲了一句话:“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里提出了“道”和“技”的概念。如果说小学、初中主要是积累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那么高中就强调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并且应该是创造性的应用。如果说小学、初中是在教学生如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那么高中就不只要求你们能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因为这一时期是你们从家庭、学校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的转型期,在为下一步的生存、自立、自强作最后的锻炼,简单地讲,这就意味着你们应该在学习、生活的认识方面,进入一个与以前完全不同的境界。也就是说,你们的学习就不能只停留在“技”的积累,更应当注重“道”的提高。
二、适应集体
离开了以前的同学、老师、朋友,走进一个新的环境;离开了以前的天真、幼稚、单纯,开始接触新的环境,心理上总难以适应的;再加上失去的东西总让人留恋,所以有些同学会沉湎于过去,甚至夸张过去、编织过去,来满足心理上的失落。也难怪,因为这个集体里的每一个同学,都是曾经的那个集体里最优秀的同学,曾经一直是同学、老师,乃至全校关注的焦点,现在一下子变得普通、一般,甚至考试成绩排在了最后面,心理上是难以适应的。但是,人不可能永远是最好的,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上幼儿园是最好的,上小学是最好的,上初中是最好的,上高中也是最好的,上大学还是最好的,参加工作了仍是最好的,这样的人我们几乎是很少见到的,人是在不断的进步中成功的。
三、适应生活
离开了父母亲人,走进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切都需要适应,除了适应学习、适应新的集体,更要适应新的生活。这是锻炼生存能力、自立能力的一个时机。离开了家庭,住进了学校,有些同学不会吃饭,有些同学不会睡觉,有些同学不会穿衣,如果这是发生在你身上的笑话,就让他从今天为止吧, 高中生一定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从依赖别人的生活方式转变为独立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