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德育之窗 » 心理导航
心理导航

掌握十种心理效应,提升教育教学效能(一)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2-19

  编者语:“教育要心理化”,是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对其一生的教育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即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要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铸就高尚人格,也正因为此,教师有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特定称谓。因此,教育教学过程只有从心开始、用心去教,让教育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其闪烁出迷人的、理性的光芒。从本期开始,本报将为老师们介绍十种心理效应,帮助老师们利用心理科学,提升教学及管理效能。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老师的工作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 罗森塔尔效应

  该理论提出者心理学家罗森塔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塔尔又来到该校,奇迹发生了,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其他学生,而且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期望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老师在学生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信任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老师对学生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学生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学校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学生犯错时,老师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学生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老人想了一个办法。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 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 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在学习方面,老师应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学生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收获学习的乐趣。老师或学校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教育教学中采用“惩罚”、“命令”之类的“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本色彩”的表扬,培养学生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个学生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
学生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学生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学生,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版权所有:山西省实验中学 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晋阳街 电话:0351-7897021、7897023 ICP备案号:晋ICP备120040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