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德育之窗 » 心理导航
心理导航

百日冲刺考试心态调节策略之心态(二)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2-21

-------正确比较、合理归因
  人类认识自己有两大途径、自我反思和环境评价,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自我反思,没有环境评价可能陷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尴尬境地,只有环境评价,没有自我反思,则可能陷入“人云亦云,自我迷失”的不利处境,但在学习中不难发现一些同学缺少正确的自我评价,,比如这次超过了学习对手,则欢欣鼓舞乐,乐不可滋,下一次对方超过了自己,则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在学习中寻找一个竞争伙伴,在竞争中提高是值得提倡的,但如果把竞争当作了目的,则违背了考试的初衷,考试的功能是对已学知识的检核,用来寻找知识的漏洞;有的同学二模考了560,但目标大学去年的录取分数线是580,结果大失所望,信心全无,每年的考题内容不同,难易程度不同,往年的分数只是参照,你把参照当作了标准,所以丧失信心。
  正确的比较方法是:不仅和同学进行横向比较,还要和自己的过去进行纵向比较,如果比上一次进步,就应该肯定自己,什么是成功,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成功,积跬步而成千里就是这个道理。
  考试没考好,如何合理归因呢?那先看考试成功的四大因素:
  1.考试实力
  即你应知应会的知识,是否掌握,是否学得扎实?从一入学直到考前第一天,我们都在做知识的积累以增强实力。
  2.考试技术
  包括考试信息、考试经验的到位;知识的表达效率。
  不了解考试信息,不熟悉考纲考点,复习了不考的知识单纯对于考试而言是做无用功;
  考试经验指对考场环境的快速适应,对时间的宏观把控,对答题顺序的确定等等;有的同学进入考场就紧张、做题时时间分配不合理,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都是不科学的,考试时尽量按照由前到后的顺序做题。
再看知识的表达效率:在考试中常常遇到学生一下考场刚才不会的题却会了,还有明明会的题在考场却做错了,于是就归结为粗心,其实   不仅仅是粗心,一种原因在于对知识的熟练运用程度不够从而影响了知识的表达效率,在课下碰到一道题你不会的题,你用5分钟做不出来,再用十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最好看似做出来了,看似会了,其实表达效率很低,而考试却要求你在单位时间内必须做出来,这是看似会的题在考场上做不对的真相。
  3.高考心理
  考试的动机水平和情绪稳定等。动机过强,焦虑水平过高,必然出现情绪紊乱发挥不良。
  4.高考体力
  考试前和考试中身体的能力发挥。体力是考试的物质基础,长期缺乏锻炼或者营养失衡都可能造成身体能量不足,大脑反应迟钝的现象。
  以上为考试成功的四大条件,同学们多从其中寻找原因。

版权所有:山西省实验中学 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晋阳街 电话:0351-7897021、7897023 ICP备案号:晋ICP备120040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