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苏校长新学期讲话有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我们可能把这句话背得滚瓜烂熟,但其中那“死而后己”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又能体味多少?
在新的学期伊始,听苏校长《责任承载未来》的讲话,这些话又重新浮现在我的脑海,让我重新感悟。
曾子所说的“仁”,被好多同学理解为士大夫们崇高而空洞的概念,但“仁”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小到亲人之爱,同学之情,大到人生理解,社会价值,都是需要我们用一颗仁者之心,去关怀,去奋斗,去奉献,去博爱。而支撑起我们这样做的,诚如苏校长所言,“决不是热爱,而是责任”。
当我懂得责任的含义时,我便从单纯天真的孩子蜕变为有理想肯奋斗的少年。责任促我成长。
在家里,我不会再以“小公主”自居,而是看见了爸妈慈爱的笑容里那为我操劳十几年的艰辛。懂得了我对他们的责任,我不会再无理取闹,而是多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也不会再虚度时光,而是认真完成学业,立志做有为之人。
在学校,我不会再以“孩子”为借口原谅自己的冒失和散漫,而是珍惜难得的师生之情。我明白老师的那些纪律、鞭策、淳淳教诲,都是为了使学生飞得更高更远,因为学生的责任而懂得那严厉的目光之后的希冀,我知道要配合老师在他们的引领下前行。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不会再左顾右盼,而是找准方向,执著前行。“人生如花,在于灿烂地奉献光华”,身为社会的一份子,我的社会责任告诉我要努力奋斗,将来做对社会有益之人。我明白只有立足当下,脚踏实地完成学业;志存高远,坚持不懈地追逐梦想,才会完成我的社会使命。
如果我们能做到对父母尽孝,对师长尊重,对人生负责,那不就实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仁”了吗?而“仁”的实现,难道不用责任托起,需用一生去完成吗?
责任促我成长。把责任挑在肩上,我将走得更稳、更坚定、更有意义。
高1017班 岳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