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与研究,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终于结课了。在这段时间中,每位同学都付出了一点一滴的辛劳,在求知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追求着。
研究性学习是学校开办的一门很有创造性的课程。它引领着同学们在课本以外的知识世界中挖掘出一片片宝藏。同学们不仅了解到知识,还锻炼了交往,沟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大家将来迈出校门,走进社会打下了基础。
我们组的成员在这次活动中也从中获益。大家都努力地去做,一次次地调查,一次次地分析,一次次地修改,一次次地查漏补缺……
1、前期工作
我们开始时,做的是另一个题目,但一直都觉得题目太大了,过于空虚,直到做了一半才又换了题目。因此,我们的研究比别的组晚了一些。看来,我们在选题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纵然绞尽脑汁,也没有找到切实可行,非常贴近生活的问题。
2、研究过程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投入了很多精力。这个阶段中,主要进行了调查、采访和分析三部分活动。组员们和老师们沟通,与同学们交流,之后又聚在一起分析、讨论,得出一些观点和看法,真正锻炼了交际能力。无论是与老师还是同学对话,大家都从开始的生涩,吞吞吐吐,渐渐通顺、流畅,慢慢熟练起来,找到了自信,大方了许多。但我们的活动较为单调,只有很老旧的几个,这就体现出我们思维的局限性,不像有的同学那么活跃。以后,我们需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开拓自己的思路。
3、后期整理
后期的整理工作也用去了同学们很多时间。连续一两个星期中午都没有睡觉,晚上总是熬到十二点之后。直到被家长逼迫着去睡觉,还仍然很不情愿。好几天晚上在复印店泡到七点半。在后期的工作中,组员们的细致可是发挥了作用,我们探究的一点一滴都被记录在案。而且,大家在写论文、活动记录表的过程中也锻炼了逻辑思维,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条理。我在这个阶段中也有一个收获,就是做PPT。以前在小学大概学过一些,现在可是真的运用了,以前不会做图表,现在慢慢的就会了。
4、年级答辩
年级答辩的那天,我深有感触。很多组的内容都很新颖,有科学价值 ,像“水果电池”、“太阳能小车”只是听到他们研究的内容,就能感觉到我们的差距。一边崇拜,一边紧张地听着那些组的报告,心中一阵阵心虚传来。从那天中午到上台前,总是一阵阵地紧张、心慌。以前从来没有在全年级露过脸,至多也只是全班,不过在上台前,心里释然了许多,想着这只是一次挑战,如果能在全年级面前说话都不紧张的话,我就成功了。不过说来也怪,我上台后还真不紧张,也总是这样,事前很紧张,反而事情到了还平静,自如地做完成。这次报告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很大的突破。
尽管我们付出很多努力,但成绩却不是很好,我想,我有很多原因。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思维不活跃,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多注意这方面的内容。当然,整个过程中,指导老师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最后,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