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也为了跟进“成长杯”和“令才杯”教学情况,2018年12月6日,我校特邀太原市教研室十大学科专家组来校指导课堂教学。参加此次活动的除本校教师之外还有来我校学习的古县一中教师团和深圳兄弟院校的有关领导及教师。
本次教研活动以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主要内容,选取必修课例,集体听课,共同研讨。各学科组专家根据新课标下的核心素养要求,对我校13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观摩,之后又对各学科进行深入、细致、系统的讲评。各学科专家从一节好课的标准、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设计优化及教学语言规范等多方面给予我校教师很好的建议。活动过程中,来自深圳和古县的老师们也充分发表观点,为本次教科研活动注入新的活力。我校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各学科教师也与专家组成员进行深入交流。
一、语文教研组
太原市语文教研员任海林老师及高岚老师莅临我校,对洛晓漪及王博老师的课进行课堂教学面对面指导,会上两位语文老师说课之后教研组说了打磨课的过程,两位教研员做了细致的点评,最重要的是对我校语文教学提出了期望及具体的建议。
1.享受上课的状态是关键。
2.语文课再细一点,再深一点是方向。
3.学生想了解别人的思想,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一堂好课成功的标志。
3.实效性是导入的激发意义所在。
4.每个老师心中永远装着学生。
5.引领学生关注文字背后的情感,培养语言的敏感度。
6.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打好精神的底色。
7.任何一个教学设计要有其背后的想法。
两位教研员希望语文组的老师们,尤其是年轻的老师多听课,多担当,多走出去。樊校长勉励大家多思考,如情境如何设置,任务群如何完成,课堂的问题如何设计,学生的问题是什么,语文课堂的归宿点在哪里。我们语文教研组也希望和太原市教研室,多一些联系,多一些参与,多一些承担,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成长。
二、数学教研组
此次教研活动我们邀请到了太原市教研室的李老师和张老师。活动共有两项内容,首先是李琼老师和赵婧一老师各做了一节课,数学组全体教师参加听课;然后全体教师回到教研组会议室进行评课。
在评课过程中,教研室的两位老师对这两节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组内老师们积极踊跃发言,并对这两节课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尤其是以于江老师为代表的老教师们分别从整体上、高度上以及细节上对这两节课做出了点评。
此次活动在全组老师们的积极参与下,真正地体现了教研活动的研讨性和有效性,达到了全员参与,共同成长的目的。
三、外语教研组
本周教研活动学校邀请市教研室的两位老师来校听课后给予指导和点评。
1.薛晏老师介绍讲课教师备课情况
邓松旺老师可塑性很强。在磨课过程中,教学步骤上做了很多调整,以实现“Speak correct English & Speak good English”。
刘翠红老师是一位有经验的老师,课堂掌控能力很强。这一节课清晰地讲解了“演讲稿”的写作方法,可能学生的互动稍显不足。
2.两位讲课老师就自己的课说课,并就不足进行反思:
▲刘翠红老师
首先针对大家的错误分析,然后学习优秀范文。进行步骤注意“三准”:身体准、要点准、表达准。老师和学生都有点紧张,所以表现不像平常那样活跃。
▲邓松旺老师
注重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学习和锻炼,并加入view & presentation完善这堂课。不足之处是各部分的衔接稍显不足。
3.市教研室的两位老师点评
▲ 孙婧老师
设计、目标、任务非常明确,整堂课都围绕“Reading”这条主线来进行,一环扣一环。教师是否可以引导学生在表现上更进一步。
▲李莹老师
刘老师自身素质很好,思路很清晰。希望能更多地联系高考,注重传播中华文化。
综上,外语组各位老师积极地听课、评课,利用这次教研活动和市教研室老师学习了很多,受益匪浅!
四、物理教研组
物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和太原市本学科教研员宁老师一起认真听取了刘刚老师在高二年级1712班讲的《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一课。
课后在教研组办公室刘刚老师讲述了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和授课体会,董双丽老师介绍了这节课的打磨和调整过程,市教研员宁老师细致、系统的对这节课进行了讲评。宁老师认为这节课的讲授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整堂课导入自然,思路清晰,逻辑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在此基础上宁老师也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设计优化以及教学语言规范等多方面给予了很好的建议。 在这次教研交流的活动中物理教研组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力培养应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内容。
五、化学教研组
为落实化学教学核心素养并促进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特安排此次教研活动。由青年教师田斌做《探究SO2的性质》的公开课,并邀请太原市教研员谢鸿雁老师和深圳市新安中学特级教师周小凡老师与本组教师、古县前来学习教师一起进行教研学习。
对于本次公开课,谢鸿雁老师和周小凡老师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课程充分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化学学科素养。学术中心侯嘉梅老师指导老师们学习了化学学科的“四重表征”教学模式,即“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曲线表征”。教研组长陈俊英老师组织大家学习了高中课程标准网络培训并对今后老师们的工作做出了具体要求: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同时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的统一,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提升整个化学组的教学水平。
六、生物教研组
当天下午14:30,全体高中生物教研组成员与史江宁老师在1601班聆听和观看了颜威老师讲《基因位置的判断》一课。颜威老师结合新课标思想,以“分析经典实验—建模——用模——完善模”的基本思路完成了课题设定的三个教学任务。
下午15:20,全体高中生物教研组成员与太原市教研组来到教研组办公室,颜威老师先进行了自己的说课,随后太原市教研员史江宁老师对颜老师的公开课表示高度肯定:“是一节漂漂亮亮的课,所有的问题解答都是由学生说,而不是老师在说,同时设计巧妙,思路清晰,逻辑性较强,也体现了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随后也提出了对于课题设定和学案重难点的改进意见,并瞻望了新课标改革背景下的高考走向。接着教研组长张连荣老师传达了孙校长对太原市教研员到来的衷心感谢:“把教研员请进来,我们再走出去。”张老师同时对研究下实验的摸索提出了期望方向。最后两位从深圳到来的老师也先后评课“前瞻新教材的新改革,同时还兼顾各种核心素养。”两位老师感言道:“这是一次真真实实的评课和真正的教研活动,是真正的为学生考虑。”
七、政治教研组
12月6日,太原市教研室政治学科教研员王明霞老师应邀到我校指导教学工作,同政治教研组老师一起听了董铭老师的公开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并在课后进行了集体评课和教学研讨。
王明霞老师首先肯定了政治教研组近年来积极参加太原市教学教研活动,并能够主动承担教学展示任务,在太原市政治学科教学教研活动中起到了探索实验示范的效果。对于董铭老师的公开课,王老师提到有设计意识和情境意识,问题设置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并且能够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核心素养的落实,是对新课标要求下政治课堂教学的积极尝试和探索,同时以本堂课为模板,王明霞老师基于新课标和核心素养,为老师们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教学分析与建议,老师们受益匪浅。
政治教研组组长乔秋花老师对王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感谢,汇报了组内教师打磨董老师这堂课的感受。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紧跟太原市教学教研活动的脚步,用好教学教研这个优秀平台,和全组教师共同承担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安排的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八、地理教研组
地理教研组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引进来"教学研讨。通过太原市教科研中心薛光辉老师和来自深圳、古县的教师团队们交流研讨,"引进来"新思想、新潮流。本次教研活动仍是以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主要内容,选取必修课例,集体听课,共同研讨。
高二年级于捷老师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从学案到探究活动到板书设计,每一步都体现了于捷老师的精心设计,并且完全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从识图分析到案例分享到总结提升,每一步都贯穿了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地理事物。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到"中国智造",层层递进,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课后,以薛光辉老师为主导,根据新课标下的核心素养要求,对于捷老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议。肯定于捷老师教学能力的同时,从本节课指出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些本质,尤其是时空综合在城市化中的应用,让本组受益颇多,深圳和古县的老师们也充分发表观点,为本组教学研讨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中,马老师也指出了地理组应该提高的几点方向:注重基础知识的联系;引导高效的学生活动;地理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相信在今后每一次教学研讨中,地理组都会有新的灵感,新的收获。
九、历史教研组
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中历史教研组进行了教研活动,邀请市教研室王亚伟教研员莅临进行课堂教学面对面指导。
下午两点半,在高一1805班,贾艳艳老师展示了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课题的公开课。教研员王亚伟、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中历史组的所有老师、以及来自古县的3位老师和来自深圳的1位老师进行了听课和指导。
贾老师的课程有趣而富有内涵,通过“五四因”“五四路”“五四议”“五四魂”四个部分,引导学生们对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和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学习。
课程结束后,所有老师回到教公办六层历史教研室对公开课进行了评价。各位老师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课程的优缺点、授课形式、授课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最后,教研员王亚伟老师以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为中心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一堂好课的目的是达到课标,授课形式可以多样化,但要符合教师自身的特点,做到既不越位也不失位。王亚伟教研员的评价十分精彩,使在座老师都受益颇丰。
再次感谢王亚伟教研员的莅临指导,山西省实验中学历史教研组将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
十、信息技术教研组
为了跟进我校"令才杯"和市"成长杯"教学情况,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信息技术教研组在实验楼五层502机房组织了“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研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全组教师和太原市教研室专家。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课堂展示,由吴学刚老师执教。课堂上,吴老师精心设计组织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新颖,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巧妙设计课堂任务,从学生的生活消费情况引入表格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教学互动突出,精彩纷呈。
第二个阶段由全组老师和教研专家进行研讨,吴老师进行了说课和自我评价,教研室专家针对本节课做出精彩点评,肯定了吴老师的教学方法,同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获得了教研室专家的深刻指导,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信息技术课堂会更加高效。
总结
专家组对我校一直保持的“积极热情”的教研活动氛围给予高度评价,并认为我校提倡的“提升教学,教研先行”策略极具科学及时效性。同时,专家组也为我校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他们指出,山西省实验中学作为山西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有效开展各项工作,真正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每位师要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课型及教学设计,做到既不越位也不失位,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进而提升课堂品质。
无论是观课议课还是教研指导,专家组成员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各学科专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全校师生和来校学习的省内、省外教师留下深刻印象。两位来自深圳的老师先后感言:“这是一次真实的评课,也是真正的切实为学生考虑的教研指导活动。”
多年来,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对省实验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此次专家组莅临指导为我校不断推进新课改,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